在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五个专业今年将向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秘书处正式提交认证申请,学校即将召开本科教学教育工作会议的背景下,笔者围绕学校工程专业认证、新工科专业建设、工程训练教学改革等工作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工程训练教学部主任赵卫国。
一、当前我国工程教育面临的问题
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到2020年人才缺口为1913万,到2025年人才缺口为2986万。
2016年教育部《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显示,排在“毕业生认为母校最应该加强的课程”前四位的课程分别是:工程实践、创新创业教育、人文素养和学科交叉知识。根据对2015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报告的分析,不少专业学生缺乏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工科人才培养亟待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其次是学科交叉知识、人文素养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因而,工程领域人力资源供需双方对加强工科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呼声都很高。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工程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比较突出,实习、实训环节相对薄弱,作为工科院校工程教育专业教师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和自治区制造业转型升级培养一批合格的、具备相应专业能力的工科人才。
目前,工科专业、课程的设置与调整基本上是基于知识逻辑,与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对接不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专业划分过细。未来对工科人才核心素质的要求集中体现在跨学科、复合型、综合能力强、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等方面,现行工科专业口径过窄会影响综合能力的培养。二是专业设置与产业匹配度不高。从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看,每个领域都对应了若干相关专业,但目前的专业对跨学科专业设置的考虑较少,不能反映新技术、新产业对跨学科人才的需求。三是专业调整的灵活性差。四是专业课程设置僵化、内容滞后。(这两方面的问题不做及时调整,极易造成工科毕业生能力与用人单位要求之间的巨大差异。)
实践操作能力是工科学生的关键素质之一,工程最基本的属性就在于其实践性。然而当下大学工程教育却呈现出过度科学化的症状,课程目标脱离了工业需求,培养出的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薄弱,与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目的、以设计为核心的工程教育渐行渐远,造成工程教育与产业界需求相脱节。因此,切实扭转工程教育科学化倾向,回归工程教育本身势在必行。
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薄弱是当前工程教育的显性“短板”。从对企业开展大规模问卷调查,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照国际工程教育质量标准的评价,都得到了印证。工程教育归根结底是面向行业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工科学生的能力培养是工程教育应有之义,学生没有扎实的能力基础,工程教育支持、服务、引领行业发展都是奢谈妄言。
二、关于我校工程训练今后的建设与改革的初步思考
1.进一步明确工程训练教学部的功能定位
教育部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出,工程训练中心被认为是能够提供系统、高效和规模化进行工程实践能力基础培训的最有效的校内承载平台,是适合现阶段中国国情的校内工程实践教学的模式。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积极争取学校对工程训练教学部的公共性、交叉性基础实践设备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加快软件建设与改革步伐,力争使教学部成为我校工程专业认证、卓越工程师培养、新工科专业建设、传统工科专业改革与专业交叉融合的开放性、共享性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多学科基础性平台。
2.深化工程训练改革,切实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在已完成电工电子实习项目驱动和模块化分层次实习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工训新厂房建设与新设备的投入,加快工程训练项目驱动和模块化分层次实习内容与方法改革,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3.积极开展课内外科技创新竞赛与活动,共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结合教育部新工科建设项目,继续以机器人、无碳小车为载体,充分利用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力学、动力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优势学科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和机器人等新批新工科专业特色,打造专业交叉融合基础平台,通过开展课内外科技创新竞赛与活动,形成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实践与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记者:党委宣传部 白杨摄影:刘壮)